新版载人龙飞船看起来挺酷,其实已没那么酷!
载人飞船,一直是最严苛最难搞的航天器。SpaceX载人龙飞船,更是如此。
就在最近,一贯高调的马斯克终于发布了新版载人龙飞船(Crew Dragon)的第一张官方照。
从外貌协会看,这款飞船设计,自带后工业时代的轻朋克主义风:SpaceX白色基调下,凸显黑色铆合结构,充满高能与张力。
但从集成工程角度看,比照之前——传说中的载人龙飞船,大为缩水:
① 砍掉了助推器着陆功能,不能像回收式火箭那样,利用助推器产生的反推力实现软着陆了。
要知道,这可是传说中的载人龙飞船最大亮点。
② 转而采用最传统的伞式着陆。
因为没有了助推器着陆能力,也就没有着陆架,所以只能搞成最传统最保守的飞船再入返回模式:伞式海上溅落。
这跟50多年前的美国第一个载人航天水星计划,所采用的飞船返回模式一个样,没有本质不同。
问题来了,为啥搞成这样?难道越搞越退步?
简单来说,这是NASA保守派的作用力。
载人龙飞船设计概念,最初在2010年提出;2014年被NASA纳入美国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的载人飞船之一(另有波音CST-100、逐梦者太空飞机)。
这一阶段,载人龙飞船主要强大、惹眼的功能包括:
A.复用多次,每飞10次重大翻新一次。
(目前为止所有载人飞船都是一次性的)
B.可以搭载7名宇航员。
(目前所有现役载人飞船最多3人)
C.采用助推器软着陆返回。
(目前没有一款载人飞船具备这种功能)
D.自动化直接对接国际空间站。
(不必像龙飞船、天鹅座飞船使用机械臂擒获后、再对接)
E.安全避险功能强大。
(配备发射逃生系统,舱内真空状态,宇航员全程穿戴宇航服,即使出现最危急险情,也能保证宇航员逃生)
F.人工操作系统更具未来感。
(操作系统全部采用触摸屏,平板电脑可以灵活转动)
为此,SpaceX倾尽全力,动用所有资源投入开发。
因为马斯克等人考虑的,不仅仅是眼前载人往返国际空间站,而是未来能够着陆红色星球的火星飞船,这就是红龙飞船,集合了载人飞船与定居舱于一体的火星飞船综合体。
龙飞船2号无疑是红龙的1.0版。
然而,这一切却在2017年7月19日中止了。马斯克当天宣布:停止载人龙飞船最惹眼的设计——垂直着陆功能,砍掉了助推器、着陆架。
背后主要原因是——NASA决策层认为,这些新功能集成在一起,不确定因素可能过多,从而出现潜在风险概率增加的状况。
尽管在此期间,SpaceX进行了多次测试:推进悬浮测试、发射中止逃生测试、垂直着陆测试……都没有出现测试事故。
不过,最终NASA保守势力还是赢了,否掉了龙飞船2号助推器着陆功能。
深层次逻辑是,技术革新相对于载人航天的安全来说,显然没那么重要。
要知道NASA外包给波音开发的下一代多用途载人飞船——猎户座,足足搞了8年还在不断各种测试中,最早真人搭乘,得等到2023年。在他们思维定势中,保守意味着保靠,保靠意味着安全。
毕竟NASA被航天飞机时代那两起恶性大爆炸,搞怕了。
回到载人龙飞船(也称龙飞船2号),砍掉着陆腿并不意味着砍掉马斯克的腿——钢铁侠马斯克立马调整方向,SpaceX进入修改期。
经过10个月的死磕,如今让我们看到了这款修改版。在此之前,已经通过了NASA的电磁干扰测试。
SpaceX排定下一阶段的时间表:
计划2018年8月,采用最新款B5猎鹰9号火箭发射,无人搭乘,进行龙飞船2号轨道测试。
计划2019年12月,首次进行载人轨道测试。
计划2020年,开启往返国际空间站载人航天任务。
高精尖的项目,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可能。